传统制药技术不具备良好的微观精度控制和空间精度控制能力。药品和赋形剂在产品中的分布几乎完全是通过混合或包衣来控制的,复杂的剂型很难设计。数字化设计的3D打印技术的出现,为药物缓释制剂、改良制剂和复方制剂的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。
中国药科大学药学院博士生导师、教授
3D打印牙齿,3D打印骨骼和关节,3D打印心脏模型…自3D打印技术进入医疗领域以来,这项技术给人类带来了许多惊喜。在不久的将来,3D打印药物也可能进入我们的生活。1月24日,记者从南京三dieji制药科技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三dieji”)获悉,该公司首款3D打印药品T19已向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(FDA)提交新药临床试验申请。
使药物在三维空间释放更加精确
3D打印,也被称为“增材制造”,是一种通过特定的数字设计将材料分层、沉积和形成的过程。1986年,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查克·赫尔教授发明了第一台3D打印机。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,许多科研机构开始研究如何将3D打印技术应用于药物制剂领域,但研究进展缓慢。